韩佳希:在来年的光景里重逢,山川皆无恙
The Metaphor of the Sea, 2018
你对纺织的关注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贵州有很多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自己虽然也是布依族,但我是在城市里长大的。三年前我发现了家乡苗族和布依族的蜡染和蓝染的魅力,就开始对这门工艺感兴趣了。现在这些工艺能坚持用传统方式(而不是商业化模式)来做的人越来越少,所以我就特别希望能够更多了解这门工艺。
你的专业是transdisciplinary studies,能讲讲你选择这个方向的原因和契机吗?
当我还在香港读硕士的时候,苏黎世艺术大学和我在读的大学新设立了一个合作项目,提供transdisciplinary studies这个学位。我当时也不是很了解transdisciplinary studies这个领域,不过知道这个专业一起上课的学生来自设计,社会学,哲学,音乐,科学等等,所以就很好奇地来到这边了。
你的作品A Letter Home中有对不同地域的融合交错,你是怎么思考地域性?
瑞士在18、19世纪纺织业非常的发达,他们的交易是全球性的,包括亚洲非洲等等。他们用工业化生产模式制造大批量的布,然后运送到其他国家用低于当地市场的价格销售。为了迎合当地市场,他们从当地采取样本,然后贴在信上把样本送回瑞士,让瑞士的纺织公司设计出当地人可能喜欢的印花。我对于其中用信件沟通的方式觉得有趣,比如其中一个布料设计出来颜色不对,对方就不得不写信告知需要更改颜色,这种用一来一回的书信来沟通设计和销售放到现在来看不可思议。想到那些亚洲或非洲布料市场上看似很有异国情调的布料其实是瑞士人通过样本和他们的想象设计出来的,也让我觉得很有意思。所以我就想把我家乡的纺织工艺也结合在一起。和瑞士纺织用的工业化生产模式不同,贵州的蓝染或蜡染都是手工制作,那些图案都是一笔一画用金属刀沾着蜡画出来的。在作品中,我也用写信的方式,把瑞士流行的不同印花手帕头巾(雪绒花图案,paisley图案,瑞士国旗图案,牛图案等等)寄回家乡,让那里蜡染工坊的少数民族妇女们照着做一块布寄回我瑞士的住处。我想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放在一起看,同时也是对当年瑞士纺织品贸易的反思(因为他们的纺织品交易也和殖民剥削挂上关系,所以这也并不是一段光彩的历史)。还有就是在当下用信件跨越亚洲和欧洲来沟通这件事也让我的整件作品进度变得很慢,让我有一种穿越了时间的体验。
谈谈你对文本的使用和把握/对语言的思考
文本的使用对我来说总是纠缠不清的。有时候脑子里有个画面想要用视频的方式实现,但当我用文字写下这个画面以后我又觉得用文字呈现的方式更好,所以最终作品就是文字。当然有时候自己写下一些文字,最终又是以视觉形式呈现。有时候我也把文字和视觉放在一起。
你对于翻译这个行为本身有过什么思考吗?
我想通过重译琵琶行来探讨根据Roman Jakobson说的三种翻译:语言之间的翻译(古文到现代文),不同语言的翻译(中文到英文),不同媒介的翻译(语言到视觉/声音) (Jakobson, Roman,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1959),我对于琵琶行里音乐的描写觉得很着迷,我觉得那个已经是从音乐对文字的很好的“翻译”了。
琵琶行这首诗里描写了一个女性角色不幸的命运,当时白居易作为司马,对底层人民的人文关怀让我感动。我想尝试着把这首诗和当代发生的事件(性别不平等,百姓命运的不公)结合在一起,作为我在当代重新翻译古典文学的动机之一。我认为我所做的并不是单纯的语言上的翻译,而是让所有这些翻译(translation),诠释(interpretation),改编(adaptation),挪用(appropriation)交织在一起。这也是我对于翻译的重新的思考
艺术对你来说是什么?
艺术对我来说是人文关怀,是对我们所处的时代的情感或故事的反映和记录。
有考虑过自己未来的走向吗?有没有比较理想的状态?
我想继续从事视觉艺术和写作。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创作的时候能去四处走走,也能时不时回家看看。
现在在做什么?
我现在还在瑞士念硕士,课余时间在学校的风洞项目当助手,是一个跨科学和纯艺术领域的一个项目。创作方面的话最近比较专注于写作,想把生活中的碎片和近期社会发生的事结合起来写一些文字。
韩佳希,来自贵州,在香港念的视觉艺术本科和硕士,现在在瑞士读跨学科研究硕士。平时喜欢摄影和写作,最近做的作品和纺织,概念艺术,文字有关。个人网站:https://poe-hanjiaxi.com/